湖北前三季度實際利用外資超去年全年
時間:2022-11-27 11:39:02
湖北前三季度實際利用外資超去年全年
今年前三季度,湖北實際利用外資25.1億美元,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水平。無論是持續增資、還是全新布局,外資動向的背后,是看好中國、對湖北未來發展投出的最有力“信任票”。
前三季度,全省實際利用的25.1億美元外資中,制造業占比達到四分之一。其中,汽車產業領域的投資,是重中之重。占據湖北汽車產量“半壁江山”的武漢經開區,今年就引進了11個產業鏈上的外資項目,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63倍。
武漢經開區招商局副局長梁爽:“全部都是汽車零部件頭部企業,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網聯、汽車電子等眾多領域,他們來經開區布局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能為湖北的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起到補鏈、延鏈、強鏈、穩鏈的作用?!?/span>
這11個新引進的項目中,有6個是世界500強企業。他們的到來,與武漢經開區近年著力引進整車車企,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密不可分。年初,東風本田新能源汽車工廠簽約落地,8個月后,偉世通亞太武漢技術中心、艾菲中國研發中心和武漢愛機新能源等三個外資項目一周內相繼落戶。
武漢愛機汽車配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奧田正道:“這個項目主要是為了服務本田的第四工廠,同時在那附近有小鵬,還有吉利路特斯,有很多新興的造車實力廠家在這里設廠,來配套他們,擴大我們的銷路?!?/span>
武漢愛機追加投資,還源于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今年7月,武漢經開區出臺《關于促進外商投資的實施意見(試行)》,外資企業落地投資、投入研發創新、人才引進,都有相應的獎勵。
武漢經開區招商局副局長梁爽:“其中,‘外資十條’首次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發展貢獻獎勵,我們根據企業的年營收情況,最高給予1000萬元人民幣?!?/span>
中國香港地區、日本、新加坡,一直以來是湖北的主要外資來源地。今年,湖北提出依托武漢中德國際產業園,實施對歐招商引資“躍增”行動,來拓展新的外資來源地。筑巢引鳳,武漢出臺系列有針對性的招商引資政策,前三季度,7家歐洲企業落戶中德產業園。其中,汽車天窗產品占到全球一半市場的德國企業偉巴斯特,在6月初新投資了新能源充電樁產線和激光雷達盒生產線,中國區研發中心武漢分中心也于近期正式投用。
偉巴斯特武漢分公司總經理葛鳳臣:“我們在新能源車這個方面的投資非常大,我們落戶在蔡甸經開區以后,一些德國企業也逐漸落戶到了蔡甸經開區,包括醫療以及智能家居行業?!?/span>
武漢市蔡甸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楊園:“有利于其它歐資企業,在我們這形成一個扎堆的效應,它可以帶動我們其他企業的升級改造?!?/span>
目前,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中德產業園已落戶外資企業40多家,還吸引了不少配套的服務業企業,比如專注于工服租賃這一小眾領域的芬蘭企業林斯特龍,下個月就將正式投入運營。
林斯特龍中國董事總經理陳學堅:“我們的服務業必須要跟上我們的客戶的群體去搬遷,因為中國現在的企業,包括電子行業、食品行業、醫療行業,他們的要求是不低的,如果我們有一個很高標準的清洗服務去配套給他,他們才能專注生產高標準的產品出來?!?/span>